首页 资讯 正文

60年老厂区迎“蝶变”!海淀新添一处科创地标

体育正文 265 0

60年老厂区迎“蝶变”!海淀新添一处科创地标

60年老厂区迎“蝶变”!海淀新添一处科创地标

央广网北京5月30日消息(记者(jìzhě) 庞婷)“怎么样?孩子上学报名的(de)事都办好(bànhǎo)了吗?5月底报名系统就要关闭了,咱们申请提交了吗?”“办好啦,昨天办好的,真的谢谢您,一直记挂着。”5月29日,北京市丰台区青塔(qīngtǎ)街道蔚园社区(shèqū)儿童主任韩玉兰,在为困难家庭送(sòng)去“六一”慰问品时,关切地向孩子姥姥询问(xúnwèn)入学报名的情况。除了在节日进行慰问,在日常生活中,韩玉兰也时常为困难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儿童主任(zhǔrèn):困难家庭的“贴心人”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běijīng)7000多个社区(shèqū)(村),每个社区(村)至少配备了1名像韩玉兰这样的儿童主任。他们负责为困难家庭讲解儿童福利政策、开展入户探访、协助申请相关保障、对困境儿童进行(jìnxíng)关心关爱等工作。此外,全市300多个街道(乡镇)还配置了儿童督导员,打通(dǎtōng)儿童福利工作的“最后一公里(gōnglǐ)”。 韩玉兰(左一(zuǒyī))了解孩子上学情况(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当天,韩玉兰带着米面粮油、水杯、雨伞等(děng)慰问品,前往两个困难家庭进行慰问。“我喜欢粉色,谢谢韩阿姨!”拿到(nádào)粉色水杯的依依特别开心。原来,依依之前无意间说过(guò)自己想要一个粉色水杯,这件事被韩玉兰记在了心上。这次慰问,她特意为孩子(háizi)准备了这份礼物。 依依今年(jīnnián)4岁,家中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刚上初中,另一个还在上幼儿园。一场变故让这三个孩子成为(chéngwéi)困境儿童,此后由(yóu)姥姥抚养。而姥姥每月仅有1000余元的收入。2023年,一家人迁至蔚园社区,他们(tāmen)一直享受低保待遇、特困儿童救助(jiùzhù)、医疗(yīliáo)救助以及教育救助等多项政策帮扶。在韩玉兰的持续关心与帮助下,一家人的生活逐渐有了好转。 收到慰问品的孩子开心挥手(huīshǒu)(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孩子上学(shàngxué)是(shì)大事,很多事我都不懂(dǒng),对学校情况也不了解,只能干着急。多亏了社区的(de)韩(hán)主任给我们提供(tígōng)帮助,现在孩子上学的问题都解决了,我这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孩子姥姥(lǎolǎo)言语中满是感激,她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与韩玉兰的聊天记录。从记录里能看到,几乎每天韩玉兰都会给她发消息、打电话,关心家里的情况,询问是否遇到困难、需不需要帮助。“真的太感谢了,孩子的事儿有时候她比我还上心。”老人(lǎorén)抹着眼泪说道。平日里,韩玉兰也会留意孩子的生活状况,逢年过节还会送上问候,他们之间亲如一家人。 了解到老人家中(zhōng)的孩子已成功办完入学手续后,韩玉兰又带上慰问品来到另(lìng)一户困难家庭。这户家庭里,22岁的欣语已经考上大学,现在是一名大四学生。因为家庭遭遇(zāoyù)变故,欣语从小与妈妈相依为命。从2009年开始,她们开始享受低保待遇,同时还获得(huòdé)医疗救助、取暖补贴(bǔtiē)以及教育救助等多项帮扶。 韩玉兰(左一)和(hé)欣语一家叙旧(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从一名困境儿童成长(chéngzhǎng)为如今的高校大学生,欣语(xīnyǔ)对韩玉兰充满了(le)感激。在她心里,韩玉兰不仅是她的引领者,更是她的老师,是除了妈妈之外自己最信任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韩玉兰给予了她许多指导和帮助。“每次遇到问题或者面临(miànlín)选择时,我都会找韩阿姨给我出(chū)主意、提建议。她每次都会很(hěn)耐心地帮我分析,我真的很感激她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即将毕业的欣语,希望能像(xiàng)韩玉兰一样(yīyàng)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当时报考岗位时很迷茫,就去咨询了韩阿姨,她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真的特别感谢她。” 记者了解到,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主要负责儿童福利政策宣传、困境儿童入户探访、协助申请保障、开展困境儿童关心关爱(guānài)等方面工作,是儿童福利政策、任务贯彻落实的依托,是推动(tuīdòng)儿童福利工作提质(tízhì)增效的核心(héxīn)力量。 政策撑腰:多重保障托起困境儿童(értóng)未来 北京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处长任国锋介绍,在困境儿童生活保障(bǎozhàng)(bǎozhàng)方面,北京市建立了生活费(shēnghuófèi)自然增长机制,每两年调整一次保障标准,生活费标准位居全国前列;建立了困境儿童主动发现(fāxiàn)机制,通过(tōngguò)基层儿童主任定期走访和大数据比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纳入保障;实施“先(xiān)救助、后确认”的应急措施,确保符合条件儿童及时得到保障。 在(zài)教育保障方面(fāngmiàn),北京市对于年满18周岁,仍在中等职业(zhōngděngzhíyè)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等院校就读的中专(包括中技或职高等)、大专、本科生(běnkēshēng)和硕士研究生继续发放(fāfàng)困境儿童生活费,直至其毕业。同时,积极落实民政部“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xiàngmù),为符合条件儿童每人(měirén)每学年发放1万元助学补贴。在全国(quánguó)率先出台并实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项目,对年满18周岁后仍在接受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或本专科高等教育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给予每人每学年8000元助学补贴,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在关爱服务方面,北京制定印发了(le)《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liúshǒu)儿童关爱服务质量(fúwùzhìliàng)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18项具体任务。市民政局加强与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合作,推进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近两年,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yōushì),指导各区通过政府购买(gòumǎi)服务或依托基金会实施(shíshī)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30多个,让关爱服务更有温度。 任国锋介绍,今年“六一”期间,全市各区民政部门、街道(乡镇)、各儿童福利机构计划(jìhuà)组织开展困境儿童庆祝、联欢(liánhuān)、慰问活动380余场次(yúchǎngcì),目的就是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让困境儿童开心过节。 (文中(wénzhōng)依依、欣语均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qǐng)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kě)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shēngmíng):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suǒyǒu),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zhuījiūzérèn)。
60年老厂区迎“蝶变”!海淀新添一处科创地标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